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评测标准 >> 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评测标准(试行第三版)

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评测标准(试行第三版)

(SZBZ20140001)

一、方向正确程度

(一)要求和目的

针对各题的作答,进行切题、应题定性。一个题只接受一份作答,如单题作答多份,仅以第一份作答为准,且此种情况将导致失分。

目的是主要评测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指导下的方向辨识能力和整体性认知、分析能力。

(二)评定

1.总体切题应题

总体切题应题指的是作答内容和形式在总体上在题目规定范围内。从测评大数据分析情况来看,总体切题应题体现在应题的准确性、全面性、合理性方面不同,根据三个方面的不同,总体切题应题又分成准确切题应题、基本切题应题两大类,并区别赋分。

(1)准确切题应题

准确切题应题指作答做到了符合题目各项主次要求。原则上是指题干和题目要求中具体要求在作答中均得到针对性回应,无遗漏、无偏差。

(2)基本切题应题

基本切题应题指在规定话题内,做到了针对题目规定要求,但存在不同程度的遗漏、偏差,作答基本符合要求。

2.偏移题目要求

偏移题目要求指作答内容、形式涉及但不同程度偏移了题目规定范畴,存在个别原则性微小或小的“硬伤”。

(1)总体偏移题目要求

总体偏移题目要求指形式、内容两大方或其中某一方面的偏移情况贯穿作答内容始末,影响波及整体作答。

(2)部分偏移题目要求

部分偏移题目要求指作答形式、内容两大方面或其中某一方面偏移情况出现在作答特定位置,以致影响整体作答的一贯性、协调感。

3.远离题目要求

远离题目要求指作答弱相关材料、题目要求,作答内容不在题目要求的范畴内,作答形式尚未达到要求下限。

二、内容合理程度

(一)要求和目的

申论作答各题内容合理程度均可通过设定常规性评定项目来进行考量,常规性项目项目分别是:全面、准确、逻辑、表达、思想性、协调性。各题情况不尽全取以上6个项目作为评定项目,同系列评测中不同试卷同一题,如:第一题,在评定项目设定方面也不尽相同。评定项目设定受各次评测、评测系列等因素影响,略有不同。

目的是主要评测评测答题人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贯彻执行、文字表达这5项申论能力水平。

(二)评定

1.全面准确性

全面性和准确性是两个有机统一的评定项目,二者下设有各自的下一级评定项目,同时,二者相互交融、影响,给评定赋分带来困难。结合评测数据挖掘情况和实际评定情况,在控制全面准确性总体赋分数的前提下,将二者设置成各有侧重的独立项目是目前较为合理的选择。

(1)全面

全面指作答内容的全面程度。对全面性的评判是:在应题、扣材料的前提下,从内容选择情况、内容充实程度、内容表现形式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判。内容项目下设正确、充实、表现形式合理等子项目分项赋分,单题内全面项目下各具体项目得分最高时,全面性表现最佳,本项目得分等级最高。各题在全面这一项目下所设最大分值视情况而定。

(2)准确

准确指内容的精准情况。对准确性的评判主要指的是:作答中被定性为要点的内容(如多数情况下的论点、论据、论证内容和少数情况下的归结来的要点内容)的准确程度。当内容应题、扣材料,精准到位时,准确性表现最佳,本项目赋分最高。各题在准确这一项目下所设最大分值视情况而定。

2.逻辑

逻辑指作答内容中通过思路和内容反映出的思维过程。由于申论各题作答都需经历阅读理解、分析、计划协调、语言组织几个环节,影响逻辑呈现效果的项目较多,又由于逻辑过程是很大程度是依托内容来呈现,出于优先对逻辑过程负责的原则,综合长久以来的评测经验,定于主要从逻辑路径的合理性、流畅程度、完整程度三个方面对逻辑的合理性进行考量赋分。是否选用逻辑这一项目作为评定项目,被选用为评定项目情况下,该项目所赋最大分值及下设各子项目所设最大分值视情况而定。

3.表达

表达指的是汉语言和行政语言能力在文字表达方面的反映。由于申论科目是以文字形式来呈现作答内容及区分差异性,以语言规范得体、合乎行政政论风格为基本要求,评测时,将从措辞、合乎汉语言规范、合乎行政表达习惯、合乎行政表达规范几个方面出发,设置更为具体的评定项目,再进行考量赋分。

4.思想性

思想性指的是内容中所蕴含思想的合理性、内涵程度,所设内容在遵守题意、扣材料基础上的广度、深度。思想性作为要求自主发挥主观思想的题目的测评项目,根据合理程度、所论述和论证内容的整体内涵,以及是否符合行政文化要求且有新意的不同赋分。

5.协调性

协调性指的是基于作答布局基础上的内容总体及内容部分间的协调一致性。协调性受文字表达能力、作答技巧等的影响,主要从内容整体、主要内容内、主次内容间三个方面设置评定项目并赋分。是否用此评定项目视出题相关情况而定。


公务员评测标准研究中心

2014年9月1日